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成立儀式暨學術論壇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煉)3月30日,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成立儀式暨學術論壇在滬召開。作為研究院的承建單位,復旦大學將在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的支持下,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亞洲領先的金融法治研究機構。會上,復旦大學、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四方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曉云,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奎h委副書記、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茆榮華,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奎h委委員、副主任孫輝,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劉曉洪,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代表共建成員單位共同為研究院的成立揭牌。陳志敏主持成立儀式。揭牌儀式前,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專程會見與會嘉賓。
復旦大學、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四方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共建成員單位代表共同為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揭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亞洲領先的金融法治研究機構
焦揚提出,金融法治是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錯綜復雜的國際金融形勢、日新月異的金融創新,都迫切呼喚我們高質量做好金融法治工作。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既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中國金融法治水平、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動作為。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焦揚表示,復旦大學將落實好協議,高起點建設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亞洲領先的金融法治研究機構,為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力量。為此,研究院要在服務金融法治理論創新上求突破,努力建成國內金融法治研究領域的立法研究基地、理論創新高地、學科融合平臺,圍繞金融法治理論的前沿問題和司法實務中的重點難題開展聯合攻關;要在提升智庫建言咨政能級上展作為,深度融合法學和金融學等學科,將研究院打造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法治高端智庫,引導更多專家學者為金融法治體系建設建言獻策,為服務國家參與全球金融治理、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要在培養高層次金融法治人才上結碩果,深化與研究機構、業務單位的實踐合作,為金融法治人才培養提供深厚學術土壤、創造豐富實務場景,建設高層次科研隊伍,創新金融法治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金融法治建設儲備和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希望研究院立足上海、服務國家、放眼世界,四家單位合作共建,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曉云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陳煉/攝
劉曉云表示,金融是國際經濟運行的基石,關系經濟發展大局,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金融司法對規范和引導金融交易行為、依法平等保護各類金融主體、促進金融市場法治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融法治環境已成為衡量金融中心國際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對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的金融治理、提升我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的成立,有助于推動金融法治理論研究和實踐,相信通過各方努力,研究院將打造成金融法治的理論研究高地和對外交流窗口,助力中國金融業國際化發展,為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和國家金融戰略的實施提供智力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奎h委副書記、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金鵬輝提出,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生逢其時、大有可為,希望研究院充分發揮上海的資源優勢,團結凝聚上海乃至全國、全球金融法治領域的專家,花大力氣建設一流水準的研究隊伍,打通“產學研”之間的阻隔,持續不斷地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要向國際社會積極介紹上海以及中國的法治環境和裁判的典型案例,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國司法制度的信心;另一方面,要聚焦我國金融法治建設的重點領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任務,對標最高標準,研究具有競爭力的金融規則體系。人民銀行上??偛孔鳛檠芯吭旱陌l起單位,將和各共建單位一起全面履行兌現各項承諾,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設發展,希望上海司法、金融、教育科研系統各單位共同支持和參與研究院的各項工作;希望研究院管理團隊和研究人員建立完善各項工作機制,營造蓬勃向上的科研氛圍,爭取早出、多出成果。
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趙紅表示,上海金融法院愿與學界、業界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推動金融法治理論與實踐創新的研究高地,培養金融法律專家、司法實踐骨干的人才基地,推動國際金融法治合作交流的前沿陣地,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更多的智慧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副司長劉曉洪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劉曉洪提出,金融法治離不開法治研究的支持。四家合作建設單位共建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有利于資源互補、開放合作,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相緊密結合。希望研究院充分利用和發揮好上述優勢,持續不斷地產生研究成果、為我國金融實務、監管、司法提供理論支持。
發布《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2019-2020)》
據悉,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將以建設國內金融法治研究領域的立法研究基地、理論創新高地、學科融合平臺為目標,為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我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作出積極貢獻。研究院成立后將重點圍繞舉辦學術活動、連續出版《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建設金融案例庫、加強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圍繞金融法治理論的前沿問題和司法實務中的重點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并積極培養跨學科高水平人才。
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以合作、開放、資源整合為辦院方針,研究院通過整合復旦大學法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力量,形成交叉融合優勢。聚焦金融法治發展前沿,推動校內外、國內外學者專家跨學科、跨領域交流,研究院致力于搭建金融界與法律界、實務界與學術界間的溝通交流平臺,引導更多專家學者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層面為金融法治體系建設建言獻策。
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季立剛發布《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2019-2020)》及啟用學術網站、公眾號并作總結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成立儀式上,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季立剛發布了《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2019—2020)》。作為研究院的首部重要成果,報告從理論視角展現了中國金融法治發展的特點,回顧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法治發展的進程,展現了2019—2020年度中國金融法治發展成就,并對金融法治發展的美好愿景做出展望。涵蓋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和金融科技等多個研究領域,從立法、司法、監管等不同視角展開分析,這份反映當前金融法治重點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的報告,緊扣發展的實踐需要,以專題形式研究國內外相關金融法制領域的最新發展狀況,以期為建成符合中國國情、吸收國際經驗、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法治體系發揮智庫功能。
季立剛表示,研究院希望通過《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的持續出版,以及研究院網站和公眾號的信息推送,全面反映中國金融法治發展的歷程,滿足金融法治理論研究和發展實踐的需求,為關心金融法治建設的各界人士提供學術交流和探討實踐問題的平臺。
多領域專家學者共論中國金融法治發展實踐
在隨后舉行的“中國金融發展與法治”學術論壇上,多領域專家學者共論中國金融法治發展實踐。茆榮華、陳志敏分別圍繞“金融國際化與法治環境”“雙循環格局下國際和涉外金融法治研究和人才培養”話題發表主旨演講。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志強教授主持主旨演講階段。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茆榮華作主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茆榮華圍繞“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實現新發展,為金融業國際化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主題,介紹了金融國際化發展背景下金融司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分享了上海法院服務保障國際化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并對金融國際化發展背景下如何優化金融法治環境提出了若干建議。他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我國金融領域改革和金融創新,既是我國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實現金融國際化發展迫切需要高質量的法治環境予以保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離不開各方共同努力,期待大家攜手共進,在各自領域內發揮優勢特長,為國家金融戰略順利實施、實現我國從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的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復旦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院長陳志敏主持成立儀式并作主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陳志敏表示,雙循環格局下國際和涉外金融法治研究和人才培養需要做到“三個加強,一個創新”,即:加強研究國際大變局下的雙循環格局構建,加強研究國際大循環下的國際金融法治,加強研究國內和涉外金融法治的統籌推進,創新國際和涉外金融法治人才的培養。此次復旦大學得到中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的大力支持,得以成立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是學校服務中國金融法治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一大契機。希望在各個合作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校內外精誠合作,產生優秀成果,培養創新人才,為促進我國金融法治建設、為在新發展階段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做出復旦應有的貢獻。
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志強教授主持主旨演講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陳煉/攝
“中國金融發展與法治”學術論壇主題發言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陳煉/攝
會上,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錢軍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會長龔柏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庭庭長竺常赟,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數字經濟法治中心主任許多奇,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坎┦亢髼罟馄?,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坎┦亢篑T攀分別以“平臺型公司從事金融業務監管體系之思考”“高水準對外開放背景下的金融法治”“民法典施行與金融”“數字貨幣規制的全球格局與實踐共識”“金融機構恢復與處置計劃的國際比較”“算法的規制”為題作學術報告。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烤C合管理部法律法規處處長舒雄主持主題發言階段。季立剛作總結發言。
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烤C合管理部法律法規處處長舒雄主持主題發言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
嘉賓合影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 陳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