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林躍勤(湖南科技大學“湘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自貿區作為國家間、區域間開展經貿與投資活動障礙較低、自由度和效率較高的合作形式和機制,在幫助降低和消除合作行為體間的貿易投資門檻和障礙、深化國家間和區域間經貿、技術、投資合作、促進參與者經濟增長、區域發展與全球繁榮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其靈活性、活力與效率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逐漸成為與世界貿易組織并駕齊驅的國際經貿合作新取向、新規制與新范式。但是,作為較為復雜的深度合作制度和模式,其對參與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價值取向、合作訴求、政治互信、地緣關系、開放水平、規制建設等具有相當高的要求,因而它既是經濟主體間志同道合、深度合作的表現,也是對參與行為體制度、規則和政策對接協同的高要求和約束。
金磚國家合作是新興大國間的一種合作模式探索,今年8月金磚國家第十五次領導人約翰內斯堡會晤決定吸納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沙特和阿聯酋六國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使金磚國家陣營得到明顯壯大、為拓深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合作機遇和更大潛力夯實了基礎。金磚國家下一步將在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公平開放貿易原則框架下拓展和深化相互間貿易和投資合作,以推動金磚國家務實合作邁向新高度并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引擎的重要作用。在這方面如能在擴大合作者陣營規?;A上疊加創新經貿合作機制,迎合全球多邊自貿區建設浪潮大趨勢,逐步研究啟動商建金磚國家自貿區議程,無疑將對擴員后的金磚國家合作新機制注入強大動能。
為此,需要全面深入探討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的意義、內涵、機遇、可行性和面臨的挑戰,分析各方態度、取向,增強共識、彌合分歧、克服障礙,明晰努力方向以及可能采取的合作行動等,使擴員后的金磚國家事務合作邁向更高質量、水平。同時,探索金磚國家間的自貿區建設相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不僅可以為金磚國家相關部門優化決策提供參考,還可為經營界、實務界提供咨訊,為學術界提供理論研究基礎支撐和為媒體、智庫界提供豐富信息來源。
由胡欽太、蔡春林、林躍勤主編并由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十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金磚國家經貿合作發展報告(2023)》,于2023年8月份由社科文獻出版社編輯出版。報告由總報告、國別分報告及專題報告三大部分構成,約20多萬字。
總報告“新的動蕩變革期構建金磚自貿區的新態勢與新思路”分析了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背景動因,如全球經貿合作態勢面臨重大調整:多邊貿易體系陷入困境導致自貿區成為各國的普遍選擇,多重因素加劇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和回縮趨勢,數字經濟推動金磚國家經貿合作加快轉型等,這要求金磚國家為應對貿易體系困境和挑戰而增進務實合作把建立自貿區建設提上議事日程以及應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面臨的諸多難題,如金磚國家對經貿關系互補性與競爭性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印度對華政策的民粹主義和戰略競爭色彩更加濃厚,金磚國家多優先鞏固所在地區的自貿區建設,部分金磚國家面臨西方國家的經濟或技術“脫鉤”等難題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的基本取向與政策建議。
在五篇國別分報告中,主要討論了金磚五國各自在自貿區建設方面的實踐、政策舉措以及成效和對于商建金磚國家自貿區的立場、主張和期許等。
其中,“巴西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觀點設想及政策舉措”篇基于多年來巴西致力于多邊貿易體制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者,梳理并評估巴西外交戰略中對外貿易的地位和巴西一體化戰略中自由貿易協定的地位,巴西對外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及其成效,并對盧拉回歸之后巴西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觀點設想和政策舉措進行前瞻。
“俄羅斯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和中俄自貿區建設觀點及設想”篇分析了近年區域自貿協定增多背景及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面臨的困境及其對提高金磚國家務實合作水平的的不利影響和被國際多邊貿易機制化趨勢邊緣化的風險;梳理了俄羅斯若干學界、智庫及政界對金磚國家自貿區、中俄自貿區建設的意義、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觀點立場及對前景的展望,展示了俄羅斯方面對啟動金磚自貿區及中俄自貿區談判進程需要解決的難題和挑戰的若干思考。
“印度自貿區建設及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的態度”篇分析了印度自貿區建設的進展和趨勢以及印度在國際大背景下出于經濟、政治、外交等考量的自貿區建設行動以及參與金磚自貿區的實際取向。出于建設“大國夢”的戰略目標,印度將自貿區作為開放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鼓勵印度參與建設金磚國家自貿區談判意義重大和任重道遠。
“中國區域經濟合作與自由貿易區戰略”篇在對中國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觀點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基礎上對中國自貿區協定談判進程及階段進行了回顧,分析了不同階段的策略、布局特點和任務目標;還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分析了中國區域合作新方式以及下一階段中國實施自貿區戰略的重點和策略問題。
“南非自貿區建設及對建設金磚國家自貿區的考量”篇分析了南非對于自貿區建設的戰略構想、政策取向、自貿區建設實踐。整體上南非出于以確保其民族工業發展不受侵害為前提,對于與非洲大陸的服務貿易協定以外與非洲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建立自貿區均持十分保守態度,主流觀點認為建立金磚國家自由貿易區“道阻且長”。
在接下來的六篇專題報告中圍繞多個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相關的多個專題展開了討論。
“歐亞經濟聯盟對外自貿區建設現狀及前景”篇分析了歐亞經濟聯盟自2015年成立生效以來聯盟內部一體化過程及狀況,以及與聯盟外國家開展自貿區建設的進展,認為聯盟內部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但在一定程度上受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由發動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而采取的經濟制裁以及政治孤立而產生連帶影響;同時,在通過對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非特惠貿易協定、與第三國或國際組織簽訂合作備忘錄等形式,加強多邊合作、積極構建對外自由貿易區網絡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歐亞經濟聯盟及其對外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發展前景仍然較為樂觀,并將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產生啟示借鑒意義。
“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共建自貿區建設”篇分析了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局勢趨于緩和、新冠肺炎全球性大流行對世界經濟負面影響逐漸消退的背景下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共建自由貿易區對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優化各國資源配置、提高地區國家的經貿合作和對外開放程度,真正實現各國的互利共贏提高地區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和支持的重大意義、潛力、基礎和可能性,并提出增強政治互信,借鑒聯盟建設自貿區經驗,落實已經簽署的經貿合作協定和盡早簽署自貿協定推進“一帶一路”與“一帶一盟”的合作對接,加強沿線國家與聯盟國家的多方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建議。
“中印自貿區建設難題及展望”篇認為韌性十足的經貿關系是中印兩國關系良性發展的“穩定劑”,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通脹壓力加劇、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變化外溢風險上升之際,中印攜手商建自貿區建設將成為兩國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貿易紛爭、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困境與出路”篇總結了孟中印緬走廊自2013年啟動建設以來在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科技互助、經貿合作、項目建設等多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具體進展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了政治互信不足、交通基礎設施落后、人文交流合作有限、經貿競爭摩擦凸顯、投資環境風險上升、域外勢力阻撓等嚴重影響走廊順利推進建設的深層因素,提出了加強政治互信、推動互聯互通、擴大直接投資、加強人文領域合作、創新經貿合作模式等具體政策建議。
“中國南非自貿區建設前景”篇聚焦建立自由貿易區是實現金磚國家之間貿易合作和共同發展的關鍵方針,認為中國和南非建立自貿區是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中非經貿關系悠久而深遠。通過選取HS(2002)海關二位碼測度中國和南非的貿易強度指數、專業性系數、一致性系數、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和貿易互補性指數,顯示兩國互補性較高而競爭性并不強,自貿區建設基礎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難題。
“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意義及思路建議”篇回顧和肯定了過去十多年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設及務實合作所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發現作為區域多邊經貿合作重要內容和推手的自貿區建設尚未進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設議程。為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需要分析金磚國家啟動自貿區建設談判的重大意義、必要性、啟動自貿區談判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消除分歧增進共識,盡快啟動自貿區談判的可行性及基本對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