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栗慧娟(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就業關乎個人成長成才,更關乎國家發展未來。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啟動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努力打造強化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大平臺、服務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加強高校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增強大學生生涯規劃意識,指導大學生及早做好就業準備,更好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針對各個階段的大學生特點,實施相應的職業規劃教育
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職業規劃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興趣、技能和職業選擇,并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計劃。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提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碑敶髮W生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應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把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價值統一起來,把個人的理想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實現人生價值,創造出無悔青春。
由于畢業生的社會經驗和求職能力欠缺,在求職過程中困難重重,且容易遭遇就業陷阱、詐騙等,衍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需要增強職業規劃教育,根據不同階段的大學生,實施相應的職業規劃教育,想辦法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職業選擇。
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因對職業缺乏認知,沒有規劃意識,職業規劃教育可從頭展開。一是強化自我認知:引導大學新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價值觀、特長和性格特點,灌輸職業常識,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競爭優勢和不足。二是職業探索:鼓勵大學新生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實踐項目,通過親身體會,了解各種職業領域和職業發展路徑。三是目標設定:培養大學新生的職業規劃思維,引導設定短期和中長期職業目標,以及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計劃。
針對已經適應大學生活,處于中高階段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可著重于提升個人能力。一是職業選擇技能提升: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職業方向,做出更具體的職業選擇,并重點學習和提升相關技能。二是網絡與社交能力:幫助學生建立人際網絡,提升溝通、領導和團隊協作能力。三是學習求職技巧:幫助學生提升求職技巧,包括簡歷撰寫、面試準備、求職禮儀等。四是實習與工作申請:鼓勵學生參加實習、兼職工作或全職工作申請,增加實踐經驗和了解企業運作,積累求職經驗。
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臨求職、應聘,進入社會和職場的急迫性,職業規劃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實操方面。一方面,進行就業市場分析:幫助畢業生了解當前就業市場趨勢和行業需求,結合個人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進行具體分析,以便做出更合適的職業選擇。另一方面,提高面試技巧:提供面試技巧的指導和模擬面試訓練,幫助畢業生更快適應職場環境,更好更從容地應對面試。同時,開展就業援助:針對部分畢業生求職難、尚未落實就業去向的情況,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供就業信息和相關援助,幫助他們順利進入職場。
強化就業實踐課程,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加強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促進就業的重要保障。高??蓢@提高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和就業質量,針對性設置就業實踐課程,強化大學生的理論水平,鍛煉和提高動手能力。地方高校還可結合本地實情,將就業課程與地方產業發展緊密聯系,對標產業鏈打造高水平專業集群、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推進大學生就業與實踐工作、開發優質實踐教學資源,提升實踐課程建設水平,使大學生獲得豐富的實踐知識。
就業課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磨礪??蓪蜆I市場進行深入分析,了解行業和職位需求,以便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梢愿鶕蜆I市場需求變化,及時改革課程設置,增加一些實用的技能和知識,例如創業、創新、團隊合作、溝通技巧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過建立實踐基地、校企合作、項目實踐等方式,為學生提供真實場景的工作環境,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和成長。
高校教師的就業指導和教學水平,要與學生的職業規劃合拍。教師應引導大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培育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就業教育和就業指導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就業育人專題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模擬實訓、職業體驗等實踐教學。
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培訓和指導。一是提供專業培訓:為教師提供有關教學方法、課程設計、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推進“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以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二是安排實踐機會:為教師安排到企業或實踐基地進行實踐,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和職位需求,并將其融入教學中。三是鼓勵教師參與研究:鼓勵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和實踐,以便他們能夠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并將其應用于教學中。四是學生評估和反饋: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是改進教學的重要環節,可以通過定期的評估和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以便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高校還可根據自身的教育資源和社會關系,拓展開設就業規劃課程、講座或工作坊等方式,進行更具體的職業規劃教育。比如,邀請企業人士、行業專家等來校進行講座或分享會,讓學生了解真實的職場環境和經驗;組織優秀校友進行職業咨詢和輔導,幫助他們解決職業規劃中的困惑和問題。
職業規劃大賽可以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熟練掌握職業規劃設計,提升個人專業技能,提高求職能力和綜合素養。通過大賽,幫助大學生樹立相對應的職業成長目標,鍛煉職業規劃能力,增強綜合素養。通過以賽促教,提高高校就業指導水平,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探索多元化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對就業工作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其中要求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探索多元化就業渠道是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有效途徑,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和學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可由教育和勞動主管部門共同完善人才供需對接機制,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建立多元化的就業渠道,除了傳統的招聘會、職業介紹所等渠道,還可通過網絡平臺、社交媒體、人才中介、師生推薦等多元化渠道,擴大就業信息的傳播范圍,增加大學生就業機會。發揮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地方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加強對就業市場的監管和規范,提高就業質量和穩定性。
應加強校企合作,以建立實習基地、開展校園招聘、定向培養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實踐經驗,為企業定向培養所急需的高素質人才。高??蓮V泛開展各類就業宣導和校園招聘活動,舉辦校企供需對接、職業體驗等系列活動,提升大學生的求職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通過加強大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增加實習實踐機會、優化職業規劃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就業率。鼓勵和幫助高校畢業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組織高校畢業生走進人力資源市場,參加職業能力測評,接受現場指導。
鼓勵大學生開展校園創業實踐和創新活動,為其提供創業孵化平臺、資金支持、政策扶持等,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為多元化就業渠道注入新活力。得益于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職業選擇日益多元化,快速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也催生了電競選手、網絡主播、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導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等新職業,非常適合年輕人。應鼓勵大學生開闊就業視野和心態,積極進入新職業領域,成為新時代的新業態勞動者。
通過大賽的方式,提升就業率。以開展模擬求職大賽、職業生涯體驗周、職業規劃大賽等活動為著力點,全力鍛煉學生求職技能,助力學生明確職業選擇方向,達到以賽促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