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榮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副院長);陳郡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改善工作方法的基本環節。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問題導向,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繼續發揚和踐行黨的調查研究優良傳統,切實把握中國實際,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與實踐遵循。
調查研究的哲學內涵
調查是指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方式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真實情況。研究則是指對調查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加工,以獲得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二者既有明顯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系,調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研究是調查的發展和深化。
調查研究是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相互規定、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活動,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調研客體的信息不斷為主體接受,發生客體主體化的建構。另一方面主體根據自身需要、結合客體尺度,在思維觀念中形成符合人的主觀需要的“理想存在”,從而建立起主體與客體的統一,為主體客體化建構打下理論基礎。此外,調查研究通過一定手段既消除主觀與客觀各自的片面性,構建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新局面,同時又推進主觀與客觀的對立,驅使新的主客觀矛盾的形成,促進認識的進步??梢?,調查研究相較于實踐活動改造世界而言是“超前的改造”、“潛在的改造”,它的雙重建構功能為實踐活動對客體現實的改造奠定了基礎,為觀念的進步提供滋養,是形成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關鍵一步。
在認識論領域,調查研究是一種“觀念后的認識”,辯證唯物主義將人的認識分為三層,一是主體在實踐中能動地反映客體形成概念,二是主體將概念轉化為觀念,三是主體對觀念形成“觀念后的認識”。調查研究就是把認識觀念運用于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結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調查研究是實踐的基礎形式,調查研究直接引起主觀世界的改變,并間接為改造客觀世界服務,它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因而成為社會實踐的本質內容。人們要改造客觀世界“必須努力做實際調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調查研究為社會實踐主體實現“劇作者”與“劇中人”的高度統一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方法論,又通過調查研究驗證、發展方法論。
調查研究的路徑依賴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需要有一個橋梁和途徑,調查研究就是這樣的橋梁和途徑。
第一,堅持“調查”與“研究”相統一。要處理好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的關系,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工作,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這就是說在調查研究中,首先必須開展調查,調查是研究的前提,在調查中充分占有感性材料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查后還必須進一步進行分析與研究,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因此,調查基礎上的研究是認識的升華發展。青年馬克思就曾深入調查摩塞爾河區農民的處境,研究了當時的林木盜竊法并分析思考這一法律訂立的根本原因,認識到黑格爾哲學思想的局限性,并對其進行批判和揚棄,進而對整個思辨唯心主義的批判,最終將馬克思主義引向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梢姟罢{查”與“研究”二者統一,缺一不可,只調查不研究的認識是粗淺的,而沒有調查的研究是無本之木,無從談起。
第二,堅持全面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唯物辯證法認為全面和重點是辯證統一的,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首要的方面是要全面地了解問題。了解問題不全面就無法做到調研的“深、實、細、準、效”,看不廣,想不遠。全面了解問題的同時也要善于抓重點,重點是全面中的重點,全面是有重點的全面。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各種矛盾紛繁復雜、交織交匯,看不清大局就會迷失方向,抓不住重點就牽不住“牛鼻子”,只有堅持全面與重點的辯證統一,才能統籌兼顧、事半功倍。
第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調查研究要深入到群眾當中去,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群眾所思所盼的問題,科學的調查研究必須要放下臭架子,帶著滿腔熱忱和求知的渴望虛心向老百姓和基層干部學習。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比罕娐肪€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現實體現,我們要在調查研究中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放到更高的位置,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中提升政治站位、增強調查研究的能力。
第四,堅持世界觀向方法論的轉化。調查研究為調研主體建立了世界觀通往方法論“場域”,調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通過調查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主體改造世界的目的、意圖與手段。同時,主體在特定的調研活動中,通過審視實踐活動的過程、程序和結果,通過反思將實踐的“品格”積淀在自己身上,轉化為主體的意識、觀念,這就體現為方法論向世界觀的轉化。新時代新征程只有不斷地進行調查研究,堅持實現調查研究從世界觀到方法論的轉化,才能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雙向互動中解決好中國的問題,發展好中國的理論。
推動調查研究高質量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視對社會實際的調查與研究,毛澤東同志曾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論斷。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要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賡續優良傳統,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
第一,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調查研究的精準性。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而問題是調查研究的核心,只有明確問題才能清晰地認識,有的放矢,得到解決問題的正確結論。1930年,毛澤東同志在尋烏進行了一次最大規模的調查,他圍繞農村土地關系的問題,詳細調查了解尋烏的商業狀況、人口結構、土地關系、交通運輸等等,最終制定了正確的土地分配政策和正確對待城市商人的政策,保證了革命根據地戰略部署的精準性?!皩跽{查”的實踐說明,調查研究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問題解決能夠更好地檢驗調查研究成效,并使之成為一般的調研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確保調研的精準性。
第二,創新工作方法,確保調查研究的實效性。調研的目的能否達成,工作方法異常重要,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有著豐富的調查研究經驗,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調查研究方法,如召開調查會、研討會、走訪調查、蹲點調查、典型調查、實地考察等,我們要在新時期加以繼承和完善?!边@為新時代創新調查研究工作方法指明了方向。調研主體要根據調研對象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機動地運用我們歷史上積累的調研方法,“在運用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時,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特別是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的特點,進一步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币嗅槍π缘卣莆招旅襟w技術信息化、數字化的新方法,豐富調研手段,擴寬調研視域,提高調研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第三,堅持實事求是,保證調查研究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贝笈d調查研究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堅持實事求是,調研的過程也是實事求是的過程。調查研究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才能真正做到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客觀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避免調研走過場、走形式,主觀臆斷。
第四,堅持系統觀念,提升調查研究的系統性。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毕到y思維要求我們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從整體出發,堅持統籌規劃、分工負責的原則。調查研究的對象、問題和任務十分復雜,它們是相互牽動、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而,進行調查研究要堅持系統觀念,整體規劃、協調推進,提升研究的系統性。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調查研究既是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推進各項工作的方法論。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背景下,廣大科研工作者要密切關注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等重大時代課題,廣泛開展具有精準性、實效性、人民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調查研究,把調查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
?。ū疚南抵心县斀浾ù髮W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習近平關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重要論述及其原創性貢獻研究”階段性成果)